无数人买车都是看中它的性价比,也就是说它的价格是不是够低,以及它的性能是不是够强。对于一些碰撞式的测试还是很少去了解,只是道听途说,听到大家说日本品牌的车型车皮太薄之类的。虽然说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,但汽车假如安全性能可以更强一些,也许在一些重大事故的时候也可以更好的爱护。最近我们看到一个关于日产轩逸跟群众朗逸之间相互碰撞的视频,看得出来这样的唇枪舌剑的碰撞对于两者来说也是两败俱伤。固然这时候假如谁的表现能够更好一些,也就能够更直截了当的安全一些。我们就来看看实际的碰撞结果吧。在这次测试中,可以看到正面相碰之后,轩逸车的翼子板在0.05秒的时候就已经断裂,而0.09秒引擎盖也已经破损,安全气囊也在0.05秒弹出介入。这样的高速回放可以看到对于真正发生正面相撞的时候,留给车主的反馈时光是几乎没有的。回头来看看朗逸这款车的翼子板在0.04秒断裂,而动员机盖也在0.08秒断裂,安全气囊的弹出时光在0.07秒,相对来说比轩逸反馈还是要慢一点点。不过这只是在高速慢动作回放的时候才会如此清晰,实际的感觉应该也是几乎同时发生的。这样的事故无疑是异常残酷的,但看得出来轩逸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,在两者之间的对照还是能够看得出来,它的车门还是可以翻开,这点相对朗逸来说,还是要安全不少的。另外可以看到玻璃也几乎是在碰撞的同时破裂,也就是说留给大家反馈的时光确实是几乎没有。那么想要杜绝这样的事故,也只能同时千万要小心。从细节可以看出朗逸在碰撞的时候车体还没有大的变化,而轩逸则跳了起来,后轮也有异常明显的空转行为。不过我们结合刚刚上面提起的,朗逸的四个车门已经完全不能翻开,但轩逸还是能够正常开启开门。从这点来说假如真实碰撞时,后面假如接着闪现爆炸或者起火的话,这时候轩逸的安全性还是要强无数的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共识。从这样的事故模拟现场可以看到,朗逸并没有宣传中说的那么强大,而轩逸也并不像大家口里说的那么不堪一击。也就是说这两款车看上去还是半斤八两,加上两者的车重也差不了多少,那么日系车从某种角度来看,也不用那么大的偏见。就算无数人提及的车皮薄,也可以看出可能吸能这样的技术确实还是有些异常显著的成效的。正如某位网友所说的一样,他开的一款2017款朗逸在跟国产品牌汽车相碰的时候,还是闪现了轮眉变形的问题,最后也只能钣金才干够解决。但为什么日本车会给我们这样的印象呢。其实也是很简单的,因为日本车确实皮会薄一些,加上它的吸能技术,所以当真正发生大的事故时,它的优势才体现出来。而假如只是低速相撞,这时候因为吸能的介入,还是会给我们一种车皮太薄的假象。这其实是一种错觉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认同呢?